医院资讯

最正规最有信誉娱乐平台

得了支原体肺炎,咋办?罗湖医院集团家庭医生团队来支招~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0日 08:31    作者:     来源:     点击:

娃儿咳一咳,爹妈抖三抖!最近,这病那病都组团来暴打家里的娃,娃还没好透,大人也“中招”了,头痛啊!

得了支原体肺炎,咋办?

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热点问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认识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致病微生物,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因其结构与细菌不同(缺乏细胞壁),像青霉素、头孢类这些针对细菌结构起作用的的抗生素对支原体感染治疗无效。

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体内免疫介导引起肺外表现。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均可感染,在5岁以上的儿童中更为常见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家庭、学校可聚集发布。潜伏期在1~3周左右,潜伏期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是发热(可有反复或持续高热,也可有低热或不发热)、咳嗽(通常为干咳,咳嗽往往剧烈且持续较久,但是早期肺部听诊却无明显异常,部分患儿有粘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症状。有些孩子咳嗽较为剧烈,婴幼儿多表现为喘息。

不过这些表现都不能明确区分肺炎支原体与细菌、病毒等其他病原体,这给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也带来不小的难度。


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等

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感染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称,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支原体感染、甲流、新冠病毒感染这三种易产生叠加感染,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之间,以及与其他病原体之间也容易发生叠加感染,其中两种病毒叠加感染及病毒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叠加感染的情况更为常见。

叠加感染又分两种情况——

同步叠加感染:有的人感染甲流病毒的同时又感染了支原体。

先后叠加感染:患者先感染了甲流病毒,过一段时间后又感染了支原体。

易出现叠加感染的人群: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受损、长期用激素、患有慢性病的群体。

作息不健康,长期熬夜,经常过度疲劳,这样的人更容易发生叠加感染。

还有一部分人是初期感染了一种病原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延误诊治后导致病情加重,进而出现了叠加感染。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1 口服药物

及时识别、及时就诊,最佳治疗窗口期为发热后5天至10天以内

一线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患儿: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难治性支原体感染和重症支原体感染患儿:需综合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介入治疗等。

重要提醒: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起效迅速、用药量少、副作用少、适合各年龄段等优势,家长可在家中为孩子进行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需取得孩子配合,如果孩子哭闹严重,可以暂停雾化,等到孩子呼吸平稳、安静后再进行雾化吸入。

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食物,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食物残渣等,保持孩子的呼吸道畅通。不要给孩子涂抹油性面霜,以减少药物吸附在孩子面部皮肤,引起皮肤过敏。

雾化时可采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避免仰卧位,婴幼儿也可以采用抱立位。

雾化过程中雾化药杯要一直保持竖直向上,倾斜角度不要超过45度,防止药液从杯中溢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雾化结束后,请及时帮助孩子洗脸、漱口,婴幼儿可以饮水或进食,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积。

雾化吸入器应做到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3 家庭护理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少量多餐,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喝温水。

遵医嘱,按时服药。

不要和感染者密切接触,定期通风。

若出现呼吸急促或高热,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如何防护及中医调养

建议家长少带孩子到相对封闭的地方,如游乐场、电影院等。

出入人员密集的场所及医院,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居家时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勤洗手。不仅儿童要洗手,家长们也要多洗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病原的几率。

多喝温水,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婴幼儿,老年人及体弱者患病后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建议老人、儿童、慢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尽快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如果同时再接种一针肺炎疫苗,健康就更有保障啦!

当孩子出现咳嗽咳痰或病愈后仍长期咯痰的情况,可以配合进食一些白萝卜的药膳,对肺胃有热、痰多食滞的情况起到调理作用。

内热较重者,可以用白萝卜、豆腐、芹菜、香菜滚汤饮用;

积食咳嗽者,可以用白萝卜加陈皮煮水饮用;

外感风邪,可以用白萝卜、生姜、香菜滚汤饮用;

●如果为寒湿较重者,需要加姜后酌情服用。若无辩证基础,建议面诊专业医师后使用。



来源:健康中国、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科普、健康时报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仅作公益科普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