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最正规最有信誉娱乐平台

《南方日报》:让全科医生不再一个人“战斗”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4日 09:07    作者:     来源:     点击:

整合医疗资源、打破医院“铁饭碗”……罗湖探索公立医院改革

让全科医生不再一个人“战斗”

“全科医师年薪30万以上,主治医师年薪35万以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40万以上……”罗湖医院集团最近面向全国高薪招聘全科医生,吸引了全国各地全科医生的积极响应,有千余人报名,其中不乏专家、教授。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介绍,此次招聘的全科医生今后将会全部下沉在社康中心,为市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同时,承担起教学任务,为罗湖区乃至全市培养更多优秀的全科医生。

图为罗湖家庭医生上门为患者就诊。

使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下沉,大力提升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实现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分级诊疗方式,这是罗湖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也被业内视为罗湖区医疗改革的一大特色。

去年8月,罗湖医院集团正式挂牌,整合辖区6家公立医院、35家社康中心和9个资源管理中心。从整合医疗资源、强化社康中心建设、打破医务人员“铁饭碗”、捆绑医保支付等多环节入手,罗湖全方位展开医改实践。改革得到国家、省、市卫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正在有序推进中。

强化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 此次罗湖医改带来的一个可能性是:更有效率和更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使基层更强、专科更专,从而带来最佳临床实践。

“大医院建得越大、建得越多、床位数越多,老百姓住院反而越难”——这几乎是国内众多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

罗湖医改将“全面提升社康中心服务能力”视为重中之重,计划通过政府增加投入和医院集团内部资源分配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改善社康中心硬件设施条件,按3名/万人配齐全科医师,高薪聘请国内外优秀全科医师。

同时,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提高优质资源可及性和公平性,为居民配置网络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使居民能够享受实时服务,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客观感受,让居民相信并依赖家庭医生。

专家指出,此次罗湖医改带来的一个可能性是:更有效率和更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使基层更强、专科更专,从而带来最佳临床实践。

“如果这样的构想能实现,未来居民看病不用都跑到大医院,在社区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并且全科医生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背后是一个装备精良的组织系统对其进行支持,全科医生能力得到提高,患者留在基层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程龙评价。

他认为,此前也有医院进行过类似的“互联网+”实践,但与这些实践相对更偏重“技术尝试”有所区别的是,罗湖此番做法有“用技术创新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改变治理结构”的意义。

根据改革安排,罗湖医院集团计划分三年招聘150名全科医生,今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全科医生。除了在国内高薪招聘高水平的全科医生,还向澳大利亚等全科医学发达的国家抛出了橄榄枝。1月18日,来自澳大利亚的两位资深全科医生将来到罗湖,在社康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

探索单一法人治理结构 罗湖在医改中明确提出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办分开”,这令业内人士期待。

将罗湖区的6家区属医院并成唯一法人的公立医院集团,设立财务管理、物流配送、影响诊断等九大中心,罗湖期望通过改革,错位配置医院集团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功能,推进统一的运营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实现辖区医院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分级诊疗、结果互认的目标。

“目前所见到的唯一法人医院集团不多。”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洪伟评价,“唯一法人”机构意味着把所有加入集团的医疗机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调配、服务提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来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

据悉,罗湖医院集团成立后,辖区各家医院资源被打通,集团下设的几大中心可统一提供专业影响诊断、医学检验等服务,医生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服务病人。“以前各家医院五脏俱全,但都不强”,孙喜琢说,除了充分整合利用辖区医疗资源更好地满足居民健康需求,这样的架构设计还可以降低成本,“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行可带来上百个人员的人力成本节约。”

罗湖在医改中明确提出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办分开”,这令业内人士期待。“中国的医改走了6年多,在体制上实际并没有取得太大突破。罗湖走出这一步,意义突出。虽然只是很小的一步,这一步是实质的一步,可能会在未来带来政府投入政策等一系列突破”,杨洪伟说。

卫计部门不再是“总院长”,只对其从行业的角度对医院进行规范与引导——以前“管办不分”造成的天然”护犊“行为失去了动力。

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建立政府对公立医院新的补偿机制、探索医保总额预付包干机制,成为罗湖医改的主要路径设计。

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性,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是罗湖医改的重要内容。对此,罗湖医改的“路径设计”主要有两点:

一是建立政府对公立医院新的补偿机制。对于医院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采取“以事定费”方式核补,与医院职位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挂钩,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则采取“购买服务”或“专项补助”方式补核,保证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二是探索医保总额预付包干机制。现在病人医保花得越多,医院效益越好,难免出现过度医疗。根据方案,凡在罗湖区居住满1年及以上参保居民发生的全部住院和门(急)诊,符合医疗保险基金审核结算的总金额纳入总额预付管理。总额预付支付方式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此外,集团还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协商确定总额控制目标,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罗湖期望通过这一举措,实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避免资源浪费、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根据深圳全市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罗湖也正在率先探索建立符合医院集团实际的人事薪酬制度,变公立医院编制管理为全员聘用制,并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和院领导职数,打破公立医院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建立以评聘分开为核心的职称聘任体系,建立以工作量和质量、满意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随着一个个具体措施的落地,罗湖正努力实现“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改革目标。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